2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生產精釀白啤如何添加輔料生產啤酒。輔料是生產某些精釀啤酒的常用材料,今天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小編就為您具體介紹一下啤酒廠設備生產精釀啤酒時,如何添加輔料生產啤酒。
在20噸啤酒廠設備糖化系統中生產精釀白啤時,可通過科學選擇輔料種類、優化添加比例、精準控制糖化工藝參數,在保證白啤醇厚口感與綿密泡沫的基礎上,提升風味復雜度并降低生產成本。具體措施如下:
一、輔料選擇與作用機制
小麥麥芽(核心輔料)
添加比例:占原料總量的30%-50%,提供白啤標志性的醇厚口感和綿密泡沫。
工藝優勢:小麥麥芽富含蛋白質和β-葡聚糖,可增強麥汁粘度,促進發酵過程中二氧化碳的保留,形成細膩持久的泡沫。同時,其高蛋白含量有助于酵母生長,提升發酵效率。
大米/玉米(成本優化輔料)
添加比例:占原料總量的10%-20%,用于調整麥汁可發酵性糖比例,降低生產成本。
工藝控制:需配合液化酶制劑使用,確保淀粉充分糊化。例如,大米需在70℃下與α-淀粉酶混合液化,再與麥芽醪兌醪升溫至糖化溫度,避免因淀粉糊化不完全導致糖化效率下降。
燕麥/蕎麥(風味增強輔料)
添加比例:占原料總量的5%-10%,賦予白啤獨特的谷物香氣和順滑口感。
工藝適配:燕麥需提前浸泡軟化,避免粉碎時產生過多細粉導致過濾困難;蕎麥則需控制糖化溫度在65℃以下,防止單寧物質析出影響啤酒風味。
二、糖化工藝參數優化
蛋白質分解階段(50-55℃,30-45分鐘)
目標:分解小麥麥芽中的高分子蛋白質,生成適量中分子氮和氨基酸,為酵母提供營養,同時避免過度分解導致泡沫穩定性下降。
控制要點:通過碘液檢測醪液反應,確保蛋白質分解程度適中,避免麥汁過濾時出現“麥皮糊化”現象。
糖化階段(62-68℃,60-90分鐘)
目標:利用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將淀粉分解為可發酵性糖(如葡萄糖、麥芽糖)和不可發酵性糖(如糊精),平衡啤酒口感與酒精度。
輔料協同:大米/玉米的添加需延長糖化時間10%-15%,確保淀粉完全轉化;燕麥/蕎麥則需縮短糖化時間5%-10%,防止單寧物質過度析出。
洗糟工藝優化
目標:提高麥汁收得率,同時避免洗糟水溫度過高(>78℃)導致麥糟中多酚物質溶出,影響啤酒風味。
操作建議:采用分段洗糟法,第一次洗糟水溫度控制在75-78℃,第二次降至70-72℃,確保麥汁濃度穩定在12-16°P。
三、發酵流程協同改進
酵母選型
推薦菌種:選用“德國小麥酵母”(如WLP380)或“比利時小麥酵母”(如WLP400),其高酯酶活性可增強白啤的香蕉、丁香等香氣特征。
接種量:提高至1.5-2.0×10?個/mL,加速發酵啟動,減少雜菌污染風險。
發酵溫度控制
主發酵期:18-20℃,促進酵母快速繁殖,生成酯類香氣;
雙乙酰還原期:降溫至12-14℃,延長酵母代謝時間,降低雙乙酰含量至0.05ppm以下
冷貯期:0-4℃低溫貯存7-10天,促進酵母沉降和風味物質融合。
干投工藝創新
時機選擇:在發酵第3天干投“柑橘香型酒花”(如卡斯卡特),第5天補充“花香型酒花”(如西楚),通過分段添加增強香氣層次感。
劑量控制:總干投量控制在0.5-1.0kg/噸麥汁,避免苦味過度提取。
四、質量控制與成本平衡
原料質量檢測
小麥麥芽:檢測蛋白質含量(11%-13%)、β-葡聚糖含量(<1.5%),確保泡沫穩定性;
大米/玉米:檢測淀粉含量(≥75%)、脂肪含量(<0.5%),避免影響發酵效率。
生產效率提升
設備適配:采用復式糖化法,將輔料糊化與麥芽糖化分鍋進行,縮短糖化時間20%-30%;
能耗優化:通過熱能回收系統回收煮沸鍋蒸汽,降低能源消耗15%-20%。
風味穩定性保障
過濾工藝:采用錯流過濾系統替代傳統硅藻土過濾,保留80%以上懸浮酒花顆粒和蛋白質,增強啤酒醇厚感;
包裝控制:灌裝前進行CO?背壓處理,維持瓶內壓力0.15-0.2MPa,防止氧氣溶入導致啤酒氧化。
重大機遇:預計今年內出臺精釀啤酒標準和相關法規,新政策將接軌歐美現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釀啤酒廠灌裝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場,精釀啤酒行業將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機遇!
濟南中釀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發酵裝備制造企業。公司總部位于美麗的泉城濟南,生產園區位于山東省德州市三唐工業園,公司始終致力于專業為客戶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餾酒等領域內的項目咨詢、工藝研發、應用化設計、裝備制造、工程服務、售后維護等一站式服務,您的滿意就是我們的追求。中釀設備出口美國、加拿大、德國、巴西、澳大利亞、北歐、非洲、南美等多個和地區。